9月19日,工信部发布《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整车质量、脚踏骑行、塑料件占比和防篡改等方面作了调整。其中规定,能够正常的使用电助动模式行驶的电瓶车应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只可以使用电驱动模式行驶电瓶车,可设为脚踏骑行功能,也可以不设置脚踏骑行功能。

  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按驱动方式,电瓶车分为电助动型电瓶车和电驱动型电瓶车。其中,电助动型电瓶车驱动方式由人力和电动机的动力按输出比例组成。电驱动型电瓶车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蓄电池,仅以电动机输出动力。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现行《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电瓶车一定要有脚踏骑行功能。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仅不使用该功能,反而主动将脚踏板拆除。本次标准修订期间,通过对近13万个网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基本不用脚踏骑行功能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9%,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建议不在标准中对脚踏骑行功能作强制要求。为此,本征求意见稿中仅要求能够正常的使用电助动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从而有助于生产企业根据车型自主决定是不是设计和安装脚踏动力装置,不仅节约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而且给消费的人提供更多的车型选择,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据了解,此前,工信部电子标准院针对《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修订,面向社会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就对消费的人是否常常使用脚蹬子、认为是否必须保留脚蹬子进行了调查。

  127267份调查问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基本不用电动自行车脚踏装置的有101181人(79.5%),偶尔使用的有9301人(7.3%),常常使用的有5991人(4.7%),不骑电瓶车的有10794人(8.5%)。

  调查数据还显示,有91379位用户觉得不需要脚踏装置(71.8%),13447位用户觉得必须有脚踏装置(10.6%),另外有22441位用户表示都可以(17.6%)。

  此前,有电瓶车车主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正常采访中也表示,“低端的简易款电瓶车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脚蹬子,但高端智能电瓶车不需要。”其认为,对于高端智能电瓶车来说,如果骑行中没电了,也很难通过蹬脚蹬子来前进,“非常吃力,我宁愿推行”。此外,其还认为,智能电瓶车车身较宽,脚蹬子空间存在限制,“就是个摆设”。

  工信部称,基于问卷调查的最终结果,电驱动型电瓶车的脚踏骑行功能修改为可选,电助动型电瓶车仍应保留脚踏骑行功能。预计每年节约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