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自行车”背后的“匠心”
在四轮取代两轮之前,中国曾一度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现在,一位居住在北京胡同的美国小伙利用竹子和他精巧的手工技艺来重唤自行车昔日的地位。
两年前,DavidWang在北京郎家胡同开了一家名为“北京竹子自行车”的工作坊,每个周末,他都会带领前来报名的学员,手工制作几辆主车架完全由竹子制成的竹子自行车:他们先将挑选好的几根竹子裁剪,塑造成三角形车架,然后用麻制纤维和树脂胶水将几根竹子固定;最后再为制作好的车架配上个性化的车轮、车闸和车把。
竹子自行车并不出售,只有参与手工制作的人才能拥有。29岁的David希望手工制作的竹子自行车,能够重新点燃京城百姓对骑行的热爱。
“期待这些轻便又减震,环保又漂亮的竹子自行车可以为北京创造出一点多元的交通文化。”
David出生在波士顿一个多元文化家庭中,他的父亲来自香港,母亲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继续人类学专业的研究。
但他注意到,胡同里除了汽车慢慢的变多,还有成倍增加的废弃自行车。人们像扔垃圾一样,将破旧的自行车扔在胡同的犄角旮旯。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一辆自行车生锈十分严重,没有一点改造的可能,他便开始寄希望于新的材料来替代车架。他首先想到了竹子。
David立刻上网搜索出制作竹子自行车的方法,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实验,请教工厂和技术专家后,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第一辆竹子自行车。
“太神奇了!”他回忆道,“胡同里每个人都向我咨询那辆自行车。”从那以后,David更加坚信,相比钢材,竹子在安全、性能和稳定能力上都更胜一筹。
他还专门去台湾“取经”,那里的竹子工艺有上百年的历史。他联系当地的工匠、拜访竹文化中心,向专家咨询如何挑选竹子以及固定竹条的方法。
回到北京后,David变得更自信,他的竹子自行车也在骑行界声名远扬,收获不少赞誉和追随者。
小罗(化名)就是一年前加入竹子自行车团队的员工。他原本在广州一家自行车店铺修车,直到去年夏天,在一个骑行活动上看到David向众人展示他的竹子自行车后,小罗兴奋不已,不只是因为竹子,更是因为这是一辆用手工制作的自行车。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也能制作一部自行车。我感觉就像是一个小技工成长为一名大工匠。”
这个腼腆的南方小伙子发现,在手工坊的工作让他收获了职业荣誉感,创造一辆自行车也是令人尊敬的工作。
自行车最早出现在北京是西方进贡给清朝统治者的贡品。大约一百年前,中国最后一任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下令锯掉宫门的门槛,以便他可以在宫中骑车时畅通无阻。
1950年中国第一辆自行车“飞鸽”在天津出厂。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很多女子向男方提出的结婚条件,就像现在女方要求未来的夫婿要有车有房一样。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自行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十字街头,自行车大军涌动的照片,被西方媒体形容为“流动的长城”,更成为“自行车王国”的标志。
据北京市交通委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自行车出行比例高达66%,即每10个人中,至少有6个人是骑车出行。而2014自行车的出行比例降至17.8%,非机动车道缺少有效隔离设施、机动车侵占自行车出行空间是影响自行车出行的重要因素。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北京的汽车出行率为31.5%,尽管低于2010年的33.6%,但汽车的数量持续增加。去年有2385万新车在中国注册,使得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四个轮子的汽车成为了中国新的身份和地位象征,而那些骑自行车的人们却被贴上“穷人”的标签。“自行车被当作是低等的交通工具”,DavidWang说。“我要改变。”
David在2014年辞掉之前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他的自行车事业中。两年时间里,他建立了一个“北京竹子自行车”(BambooBicycleBeijing,简称3B)网站和一个俱乐部,经常组织学员野餐、骑行以及其他室外活动。
他拒绝将竹子自行车流水线生产,尽管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他相信竹子自行车的美在于人人都可以动手制造。一辆手工制作的自行车将会激励它的创作者去骑行。
“我们不单单是在教人们如何用竹子制作他们自己的自行车,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激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属于可持续化城市的交通文化。”David告诉记者。
两年时间,先后有近400名学员制作了300辆竹子自行车。最初的参与者多是在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但现在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人也加入其中。David最近还完成了暑期青年计划,他要把竹子自行车“骑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体验制作的乐趣。
“我发现了自己骑得更远了。”一个女学员说。“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陪伴。我发现长久以来,埋在心底的对自然的热爱,居然也在钢筋水泥中得到了释放。”
东升是第一批参与制作自行车的人。他还记得在一次骑行活动中他们来到广场,那里的自行车道很宽,甚至比旁边的汽车道还要宽。大家兴奋地欢呼:“我们终于找到了骑行的尊严。”本报记者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