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广场上设置旗杆是在1949年,这是为了迎候开国大典升旗的需求而修建的。其时,因为开国大典日期接近,制造旗杆的时刻急迫,一时又没有专门的技能和资料,最终,暂时找出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焊接在一起,制造出了新中国榜首根旗杆。

  旗杆底座是用汉白玉栏杆围合而成的,但因为忽略,没有留出进口,给后来的升、降旗的作业带来了许多费事。1990年,中心决议对此做改造。新的旗杆,高度从本来的22米升至现在的30米,选用无缝钢管制造;旗杆底座增加了出进口。这次旗杆和底座的重建,使升旗、降旗典礼愈加庄重、崇高。

  右下图:1950年7月,北京市对广场和贯穿东单至西单的路途进行了大规划的改扩建工程。这是工人在广场修建升旗台。(新华社记者丁一摄)

  左下图:北京广场的旧国旗杆历经了数十载风雨后,于1991年4月15日被撤除并送往其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这根旗杆高度为22米。(新华社记者刘卫士摄)

  上图:1991年5月1日,改建后的北京广场新国旗杆和旗杆基座招引了很多参观者。(新华社记者宋连峰摄)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市政府屡次对城楼进行补葺。1970年,为完全处理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危险危险,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议将旧城楼撤除,按原规划和修建形制重建。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整修城楼尖端规划、较完全的一次。重建的城楼具有比较强的反抗轰动的才能,一切的木质构件都做了防腐、防虫、防火处理,铁质构件均镀锌防锈。重建的城楼实践通高34.7米,比曾经高了83厘米。尔后,城楼又几经小规划补葺,成为今日咱们正真看到的姿态。

  上图,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平和解放大会在广场举办。这是大会主席台——城楼(新华社记者葛力群摄)。